长三角41市“经济年报”:设区市中淮安增速第一,万亿城市各有看点

长三角41市“经济年报”:设区市中淮安增速第一,万亿城市各有看点

独自过活 2025-02-19 新闻报 28 次浏览 0个评论

长三角区域内41个直辖市、设区市2024年的“经济年报”日前出齐,其中37个市的GDP增速超过全国的5.0%或持平,江苏淮安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.1%,增速领跑长三角设区市,在全国城市百强中仅次于“稀土之都”包头(8.1%)。  

35.8万平方公里的长三角是中国最大的经济发达的匀质化连续空间,去年沪苏浙皖GDP合计量为331659.71亿元,占全国的24.6%;年度增量1.55万亿元,略高于同期长沙市的实绩(15269亿元)。

41市中,上海的城市能级持续提升,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,经济总量进入新阶段,地区生产总值达53926.71亿元,保持全国城市首位度。

苏州、杭州的GDP此前均已越过两万亿。苏州去年为26727亿元,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4.7万亿元,在全国仅次于深圳。杭州为21860亿元,服务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8%,其中,以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主体的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.4%,科技“六小龙”火出天际。

苏州去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43.7亿元,成为第一个社消零总额破万亿的地级市。

区域内其他6个“万亿城市”也各有看点:南京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、购进价格降幅持续收窄;宁波年度经济增量超千亿元,第二产业、第三产业对GDP的增长出力均匀;无锡1-11月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2.6%,持续呈现两位数增长态势;合肥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.8%,创近三年同期新高;南通完成进出口总额3950亿元,增长12.9%;常州一季度、上半年、前三季度的增速分别为5.0%、5.6%、5.8%,全年实现6.1%,增速逐季回升。

其后,GDP超过8000亿的有温州、徐州和绍兴,前两者已分别达到9719亿和9537亿,离万亿咫尺之遥;在5000亿~8000亿区间的有9个,3000亿~5000亿的6个,1000亿~3000亿的14个。   

GDP增速方面,去年江苏淮安(7.1%)、宿迁(6.9%),浙江丽水(6.6%)占据前三位。

地处南北分界线的淮安是跨越苏鲁皖豫鄂五省部分地区的“淮河生态经济带”的首提首推城市,已连续5年将“新春第一会”的主题锁定在“优化营商环境,攻坚重特大项目”,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在此前三年年均增长7.1%的基础上再增长7.1%,达到5413亿元,其中二产、三产增加值增速分别高于全省2.1个和1.0个百分点。

去年,淮安的重大项目加速突破,有效投资扩大。全年规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.3%,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5.3%,占全部投资的68.6%。从资金来源看,民间投资增长18.2%,占全部投资的84.1%,提升3.5个百分点。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有570个,新竣工的442个,新建投产企业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17.7%,天合光能(淮安)科技公司、淮安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等11户新增企业合计贡献增量近200亿元。

淮安提出将重特大项目攻坚作为发展的“头版头条”,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改革的“重中之重”。   淮安发布 图

据各地“新春第一会”,长三角一市三省今年的工作重点均已明晰。

上海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发布8.0版行动方案,推出5方面58项举措,突出提升企业感受,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。2018年以来,上海已连续8年在春节假期后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大会,并出台行动方案。

江苏聚焦“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”,推进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、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、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。浙江围绕“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”展开部署,力争在缩小城乡、地区、收入“三大差距”方面取得新突破。安徽提出“三个往前赶”:经济总量在全国往前赶、经济增速在长三角往前赶、各省辖市经济总量在全国往前赶,“新春第一会”锚定“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”,塑造增长新动能。  

转载请注明来自个人学习使用0830,本文标题:《长三角41市“经济年报”:设区市中淮安增速第一,万亿城市各有看点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Top
网站统计代码